驫字康熙字典热度:995

由谷歌提供的广告

【繁体汉字】,【汉语拼音】biāo,【汉字注音】ㄅㄧㄠ

【语音朗读】

【亥集上】【馬】【驫字五行属】

【亥集上】【馬字部】

【廣韻】甫休切【集韻】悲幽切,𠀤音彪。

【玉篇】走貌。

【說文】衆馬也。

【左思·吳都賦】驫駥驫矞。

【註】衆馬走貌。

又【集韻】𤰞遙切,音標。又仕戢切,音霵。義𠀤同。

又與飄同。水名。

【水經注】沁水,南歷猗氏闕,與驫水合。

词条更新时间:2024-06-26

驫字的字形演变


驫女司鼎(金)
西周中期

𠫑氏鐘(金)
戰國早期

說文‧馬部

楷書

驫字的金文


驫台女簋西周早期集成3567

驫女司鼎西周中期集成2193

𠫑羌鐘戰國早期集成161

𠫑氏鐘戰國早期集成165

驫字的象形文

读音:biāo


金文1;

金文2;

金文麃;

小篆骉;

小篆麃;

隶书;

甲骨文马;

金文马

读音:biāo

“骉”是会意字,表示很多马。古人常用三表示数字多。如三军、再三、三思等。 《说文》: “骉, 众马也。 从三马。 ” 金文1写作 “” , 明显是三匹马的形状。金文2只画了三个马头加一约束符号,比金文1省略了很多,是文字由繁向简发展的必然。 小篆写作 “” 。 虽然字形在不断简化, 但由于初文结构繁复始终未能真正彻底省简,直至简化字出现才写作 “骉” 。

与 “骉” 字音同义近的有 “麃” 字: “麃” (读páo和biāo ) 《说文》释为獐子。 从金文和小篆写作 “” 看, 像是鹿类动物在火中狂奔。因此当是狂飙(奔) 的意思。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
驫字新旧字形对比

中国大陆 驫
中国大陆
台湾 驫
台湾
香港 驫
香港
日本 驫
日本
韩国 驫
韩国
旧字形 驫
旧字形

驫字说文解字

【卷十】【馬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眾馬也。从三馬。甫虬切文一百一十五 重八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驫)衆馬也。廣雅曰。驫驫、走皃也。吳都賦。驫䮅飍矞。善曰。衆馬走皃也。从三馬。甫虬切。三部。纂文音風幽切。

驫字解释

驫字基本属性

  1. 驫的部首:馬部外笔画:20笔画总数:30仓颉号码:sfsff

  2. 四角号码:71327郑码查询:cuccBig5编码:F9CDgb2312码:none

  3. uni-code:基本区 U+9A6B首尾分解:部件分解:馬馬馬

  4. 造字法:会意字汉字结构:品字结构汉字五行:

  5. 异体字:骉䮶 骉 𠫑

驫字基本含义

  1. 见“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