鄳字康熙字典热度:467

由谷歌提供的广告

【繁体汉字】,【汉语拼音】méng,【汉字注音】ㄇㄥˊ

【语音朗读】

【酉集下】【邑】【鄳字五行属】
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

【廣韻】武庚切【集韻】眉耕切【韻會】謨盲切,𠀤音蝱。縣名。

【前漢·地理志】江夏郡有鄳縣。

【史記·蘇秦傳】殘均陵,塞鄳阨。

【註】徐廣曰:江夏鄳縣。正義曰:申州羅山縣。本漢鄳縣。

又通作冥。

【左傳·定四年】還塞大隧、直轅、冥阨。

【註】三者,漢東之隘道。《通雅》曰:冥阨卽鄳阨。

又【唐韻】莫杏切【集韻】母耿切,𠀤與黽通。

【史記·春申君傳】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。

【註】在申州。

又【集韻】謨耕切,音萌。又眉永切,音皿。義𠀤同。

词条更新时间:2024-06-26

鄳字的字形演变


新甲3.193(楚)

說文‧邑部

楷書

鄳字新旧字形对比

中国大陆 鄳
中国大陆
台湾 鄳
台湾
香港 鄳
香港
韩国 鄳
韩国
旧字形 鄳
旧字形

鄳字说文解字

【卷六】【邑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江夏縣。从邑𪓑聲。莫杏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鄳)江夏縣。二志同。地當在南陽、江夏二郡之閒。今河南信陽州、湖北德安府應山縣之閒。縣葢以黽阨得名也。左傳定四年。楚司馬戌云。塞大隧、直轅、冥阨。三者漢東之隘道。緫名曰城口。魏晉以後。義陽有三關之塞。三關者、一曰平靖關。亦名西關。卽左傳之㝠阨也。今在信陽州東南九十里、應山縣北六十五里。一曰武陽關。亦名東關。卽左傳之大隧也。在信陽州東南一百五十里、西南至應山縣一百三十里。一曰黃峴關。卽左傳之直轅也。在信陽州南九十里、南至應山縣亦九十里。吕氏春秋、淮南鴻烈皆云。天下九塞。冥阨其一。戰國策、史記二書或云黽阨、或云黽塞、或云黽阨之塞、或云鄳隘、或云冥阨之塞。其實黽冥鄳一字、阨隘一字。而魏策無忌謂魏王作危隘之塞。危卽黽之字誤也。黽古音讀如忙。與冥字爲陽庚之轉冣近。隋書地理志。義陽郡鍾山縣舊曰𨞚。魏世家正義引水經注作𨞚。𨞚者鄳之變。宋書州郡志曰。晉太康地志屬義陽、作鄳。永初郡國志何竝作𨞚。廣韵、集韵皆云。𨞚在義陽。陽今譌昌。又通典申州羅山、鐘山二縣下皆曰。漢郢縣地。此處不當有郢地。二郢字皆鄳字之誤。从邑。黽聲。莫杏切。古音在十部。按庚韵音盲。

鄳字解释

鄳字基本属性

  1. 鄳的部首:邑部外笔画:12笔画总数:14仓颉号码:runl

  2. 四角号码:77727郑码查询:wxyBig5编码:EBD5gb2312码:none

  3. uni-code:基本区 U+9133首尾分解:黽阝部件分解:黽阝

  4. 造字法: 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汉字五行:

  5. 异体字:𨝪 𨞚 𫑡

鄳字基本含义

  1. 〔~阨(è)〕古隘道名,即今中国河南省信阳县平靖关。

  2. 中国汉代县名,在今中国河南省罗山县西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