㯱字康熙字典热度:2035

由谷歌提供的广告

【繁体汉字】,【汉语拼音】biǎo piáo pāo,【汉字注音】ㄅㄧㄠˇ ㄆㄧㄠˊ ㄆㄠ

【语音朗读】

【辰集中】【木】【㯱字五行属】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

【唐韻】符霄切,音瓢。

【說文】囊張大貌。从㯻省,匋聲。

【石鼓文】其魚維何,維鱮與鯉。何以㯱之,維楊與柳。

又【唐韻】普袍切,音藨。又【五音集韻】叵到切,音𦢭。義𠀤同。○按《說文》別立㯻部,今倂入。

词条更新时间:2024-06-29

㯱字的字形演变


毛公鼎(金)
西周晚期

信2.03(楚)

說文‧㯻部

一號墓竹簡113(隸)
西漢

楷書

㯱字的金文


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

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

㯱字的象形文

读音:tuó


甲骨文1;

甲骨文2;

甲骨文3;

金文1;

金文2;

石鼓文;

小篆橐;

小篆㯱;

小篆囊;

小篆櫜;

小篆㯻

读音:tuó

“橐、㯱、 嚢、 櫜、 㯻”五个字均为不同字形和读音的口袋。 源自甲骨文1 “” (东)字的转衍。 甲骨文2-3写作 “” , 此字像两端扎绳的囊中有物。 金文、 石鼓文分别写作 “” , 嚢中装有表示陶器的 “缶” 或玉石 “玉” , 其中金文便是小篆“” 的前身; 石鼓文的 “”(内装玉石)便是小篆“” (橐)的异写。 小篆又衍生出表示专供车上用的“櫜” 和两端无底的 “嚢” 。而“㯻” (读hùn)则是捆绑口袋, 音义皆似“捆” 。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
㯱字说文解字

【卷六】【㯻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囊張大皃。从㯻省,匋省聲。符宵切文五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㯱)囊張大皃。石𡔷文。其魚隹可。隹鱮隹鯉。可以㯱之。隹楊及桺。㯱讀如苞苴之苞。蘇軾詩作貫。非也。从㯻省。缶聲。符宵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㯱字解释

㯱字基本属性

  1. 㯱的部首:木部外笔画:13笔画总数:17仓颉号码:jboud

  2. 四角号码:50904郑码查询:ajzfBig5编码:gb2312码:

  3. uni-code:扩展A U+3BF1首尾分解:部件分解:

  4. 造字法: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汉字五行:

  5. 异体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