廙字康熙字典热度:683

由谷歌提供的广告

【繁体汉字】,【汉语拼音】yì,【汉字注音】ㄧˋ

【语音朗读】

【寅集下】【广】【廙字五行属】

【寅集下】【广字部】

【唐韻】與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逸織切,𠀤音弋。

【說文】行屋也。

【玉篇】行屋下聲。

【集韻】或作𢇙。
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羊吏切,音異。

【玉篇】謹敬也。

【廣韻】恭也,敬也。

又【韻會】羊至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𠀤音肄。義同。

词条更新时间:2024-09-29

廙字的字形演变


毓且丁卣(金)
商代晚期

說文‧广部

楷書

廙字的金文


毓且丁卣商代晚期集成5396

毓且丁卣商代晚期集成5396

廙字的象形文

读音:dài


甲骨文1;

甲骨文2;

甲骨文3;

金文1;

金文2;

金文廙;

说文籀文;

小篆戴;

小篆廙;

小篆异;

汉简;

隶书

读音:dài

“戴” 的本义是顶、套在头上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 : “君履后土而戴皇天。”戴字的初文是 “異”字。“異” 是古人在重大事件前举行的祭祀活动中,将所供神主的面具用双手举在头上(后改做套在头上) ,供人拜祭。商周时的甲骨文、金文正是双手戴一面具的形象; “说文籀文” 与小篆另加一 “” (读zāi) , “” 的甲骨文写作 “” 或 “” 表示灾祸的苗头。合起来是即将发生兵灾祸乱的意思。这正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原因。将“” 与 “異”合起来正是“戴”字的全部意义。 隶书写作 “” 。 摆脱了古文字的窠臼而进入今文时期。

“廙”是在 “異”字上加一表示敞篷房的 “广” (读yǎn) ,从而表示可移动的房屋,如今日的蒙古包。《说文》: “廙,行屋也。” 因为古时一般房屋是固定的,所以看到可移动的房子就感到异样。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
廙字新旧字形对比

中国大陆 廙
中国大陆
台湾 廙
台湾
香港 廙
香港
韩国 廙
韩国
旧字形 廙
旧字形

廙字说文解字

【卷九】【广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行屋也。从广異聲。與職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廙)行屋也。行屋、所謂幄也。許書巾部無幄篆。周禮。帷幕幄帟。注云。四合象宮室曰幄。王所居之帳也。疏引顏延之纂要四合象官曰幄。巾部曰。帳、張也。木部曰。橦者、帳柱也。帳有梁柱可移徙。如今之蒙古包之類。廙字本義如是。魏晉後用爲翼字。如魏丁廙字敬禮。是用爲小心翼翼字也。篇、韵皆曰。廙、敬也。从广。異聲。與職切。一部。

廙字解释

廙字基本属性

  1. 廙的部首:广部外笔画:11笔画总数:14仓颉号码:iwtc

  2. 四角号码:00281郑码查询:tgeoBig5编码:E1BBgb2312码:none

  3. uni-code:基本区 U+5ED9首尾分解:广異部件分解:广田八

  4. 造字法: 汉字结构:左上包围结构汉字五行:

  5. 异体字:廙㢞 𢇙 廙

廙字基本含义

  1. 蒙古包一类的帐篷。

  2. 恭敬。